当前位置: 主页> 诗歌音乐> 文章

赞美史话 | 09.07_第6首_赞美三一歌

发表于:2024-09-03 00:35    浏览量:1089


.


    


Allpraise to Him Who built the hills

经文: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(191)


《赞美三一歌》是一首名副其实的赞美三一真神的圣诗。头两节赞美上帝的创造奇功;第三、四节赞美基督的救赎妙爱;第五节赞美圣灵感化众生的伟大工作;最后一节赞美三一妙身。


作者博纳博士(H.Bonar,1808-1889)是苏格兰长老会中最有名并且影响最大的牧师。他出生于爱丁堡,在大学时随当代长老会神学大师多马.查默斯(1750-1847)学习,毕业后任苏格兰教会(即长老会,苏格兰国教)的牧师。1843年追随其师以及一部分教牧人员脱离国教,另行组织成立自由长老会。查默斯去世后,他受聘为爱丁堡查默斯纪念堂的首任牧师,并继承查默斯接任苏格兰自由长老会全国大会会长。他一生事主敬虔,努力工作,牧养群羊,素有勤祷告、勤写作、勤讲道的“三勤”牧师之称。他所写的圣诗为数颇多,著有《旷野之歌》(1843-1844年)、《圣经圣诗》(1845年)两本诗集。当时通用的有一百多首。但受千禧年前派①思想的影响,在他的部分圣诗中表现出悲观厌世、忧伤难过的情调,限制了它的广泛流传。《新编》中除这首《赞美三一歌》外,还有第29首《享受平安歌》也是博纳所作。


曲调是来自德国“圣咏合唱曲”,又称“众赞歌(Choral)”②,原名为《FESTUS》。“众赞歌”源于马丁.路德。在马丁.路德的抗议宗教会出现前,教会中的歌唱如经文曲、启应对唱曲、弥撒,都是由教堂中的神职人员和唱诗班来唱。但马丁.路德让来教会礼拜的信徒都参加了歌唱,因而有了“赞美诗(Hymn)”。根据教会中过去使用过的一些曲调,从马丁.路德开始,教会又创作了另一种形式的赞美诗,就是“众赞歌”。如果我们将此两种形式加以区分的话,那么“赞美诗”算作主调音乐或将一些单声部音乐配以和声,这就是直到今日全世界各地新教教会中信徒所唱的歌曲;“众赞歌”的曲调有的来自拉丁赞美诗、世俗歌曲、教会通用歌曲和一些创作的歌曲,成为多声部、对位化的乐曲。“赞美诗”可用四部和声来唱,但其重点在于旋律;而“众赞歌”虽然也能只唱旋律与处理“赞美诗”一样,但其重点则偏重于和声。尤其是后来由巴赫、哈斯勒等人写作的“众赞歌”,已成为18世纪西方音乐的基础。如果没有马丁.路德创建的“众赞歌”,可以说西方的音乐史中就没有巴赫、贝多芬以及华尔特、许慈、勃拉姆斯。从一定的意义来讲,没有“众赞歌”,就没有今日的西方音乐;从宗教方面来说,这种歌曲表达了人类心灵的需要和活泼、热炽的信仰,也带给崇拜者来祭坛前祈求神圣的感情。


这首诗的曲调活跃,和声变化色彩丰富;与前面五首赞美诗的和声处理方面很不同,是一首典型的“众赞歌”。   



注    ① 千禧年前派:基督教神学末世论学说之一,与千禧年后派相对。认为基督将于千禧年之前复临世界,千年太平盛世即将因他的复临而建立。千年之中,由基督亲自作王。千年期满后,即为世界末日,所有灵魂皆受审。

         Choral:为“合唱”意,如作为形容词,则读作“柯乐尔”(重音在‘柯’)。我们通常在圣诞节、复活节举行的音乐(合唱)礼拜,可称为Choral Service,Choral Symphony可译作合唱交响曲。如作名词用,则读作“柯拉尔”,(重音在‘拉’),亦拼作Chorale,指合唱赞美诗。《新编》中译作“圣咏合唱曲”。实际上是从《德国合唱诗集(German Choral)》选来。我国又将Choral译作“众赞歌”。《新编》内88、97、327等首也都是圣咏合唱曲,可参阅。


注:本文摘自《赞美诗(新编)史话》 王神荫编著


播音:宋晓锋

编辑:庄期凯

初审:宋晓锋

复审:庄期凯

终审:蒋   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