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> 思澄之声 > 静听轻说> 文章

静听轻说丨04.07 《藉着默想改变》

发表于:2025-04-02 18:53    浏览量:388


.



经文:

    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,昼夜思想,这人便为有福!

  ——诗篇一篇2节

默想的属灵本质与实践

《诗篇》1:2  的 "昼夜思想"(הָגָה)在希伯来文中隐含 "反复咀嚼" 之意,揭示了默想的本质 ——  将神的话语转化为生命的养分。使徒保罗在《罗马书》12:2 中呼召  "心意更新而变化",正是这种默想的终极目标。教父奥古斯丁在《忏悔录》中描述:"主啊,你的话如蜜在我口中,渐渐融化我的刚硬。"

默想的过程包含三重维度:

知性层面:如同诗篇 119:15"我要默想你的训词",通过研读使真理进入理性认知。

情感层面:效法大卫 "因你公义的典章,我半夜必起来称谢你"(诗篇 119:62),让真理触动心灵。

意志层面:践行《约书亚记》1:8"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,总要昼夜思想",将真理转化为行动。

加尔文在《基督教要义》中强调,默想是连接 "客观启示" 与 "主观体验" 的桥梁。当耶稣责备文士 "能说不能行"(马太福音 23:3),正是针对知识与生命的割裂。

默想的生命转化效应

《诗篇》119:11"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,免得我得罪你"  揭示了默想的保护功能。使徒约翰在《约翰一书》2:14 中提到  "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",这种恩膏正是通过持续默想获得的。历史上,马丁・路德在威登堡塔楼上默想《罗马书》1:17,引发宗教改革,印证了《雅各书》1:25"这人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"。

默想的转化体现在:

价值观的重塑:如同保罗在《腓立比书》3:8"看万事如粪土",默想使永恒价值取代世俗标准。

品格的雕琢:彼得在《彼得后书》1:4"得与神的性情有分",正是通过默想基督的榜样实现。

事奉的动力:使徒保罗在《哥林多前书》9:26"奔跑不像无定向的",源于对神旨意的深度默想。

小结

从《诗篇》1:3"好像溪边的树"  到《罗马书》12:2"效法基督的样式",圣经始终揭示:默想是生命更新的必由之路。当我们效法《诗篇》139:23"鉴察我,知道我的心思"  的祷告,让圣灵通过默想光照内心,就能经历《歌罗西书》3:10"穿上新人"  的蜕变。正如奥古斯丁所言:"默想是心灵与神的密谈,在寂静中听见永恒的声音。" 愿我们以《诗篇》119:16"我要默想你的律例"  为生命实践,使真理不仅存于脑中,更流淌在血液里,最终活出《腓立比书》3:21"效法基督复活" 的荣美。






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选摘自《每日经历神》


播音:王   蕾

编辑:融媒体

初审:庄期凯

复审:蒋   翔

终审:黄明科